“1+3+N”丨兴宁团市委:“党建带团建”引领志愿服务新路径,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浏览次数:304作者:来源: 团市委发布时间:2024-07-10 15:25
|
|
近年来,兴宁团市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原则,结合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从“创机制、树品牌、建模式”三处着手,探索“1+3+N”党建带团建赋能志愿服务新路径,全力推动志愿服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持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创新一套服务机制,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
1.建立一体化管理。探索以“党建带团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村(社区)团支部为平台,以青年议事小组为载体,以团员和志愿者为支撑,以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以社会各界资源为助推的新型村(社区)治理机制,建立问题诉求台账,推进分类施策,实现一体化流转处理的闭环管理。
2.织牢一张服务网。发挥全市各村(社区)团支部沟通联系青年优势,将团员团干和青年纳入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基层治理网格服务管理工作,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支点、网格为基本单元,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防灾减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等社会治理工作。
3.健全一套好机制。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健全市(县)镇村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常态化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探索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提振志愿者服务热情。截至目前i志愿数据统计,兴宁市共有三星志愿者164人,四星志愿者93人,五星志愿者145人。
二、树立三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
1、聚焦助学支教,打造“专业志愿”品牌。兴宁团市委按照“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的总体思路,指导各基层组织开展了“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支教志愿服务项目、“青年云支教”志愿服务项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城市支教”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志愿服务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学支教志愿服务等六种类型的“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项目,用志愿“微光”照亮贫困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用爱心浇灌梦想,用实践绘就青春,不断汇聚重教、支教、兴教的正能量,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至目前,累计先后发动1200多名志愿者,服务青少年逾万人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达2.6万小时。
2.聚焦儿童成长,打造“爱心志愿”品牌。共青团“童心港湾”是由共青团中央发起,在村级层面创新构建的团属公益活动阵地,并开展常态化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共青团公益项目。兴宁团市委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合水镇合水社区、坭陂镇汤二村、宁中镇蔗塘村、刁坊镇圩东村、叶塘镇鸭池村分别建设有1个“童心港湾”,每个“童心港湾”都配备了1名“童伴妈妈”,负责联系本村留守儿童,通过整合资源、定期开展“亲情陪伴”“情感关怀”“自护教育”“励志教育”等方面的关爱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至目前,累计开展公益活动300多场次,直接服务留守儿童2000多人,服务和辐射少年儿童2万多人。
3.聚焦心理健康,打造“特色志愿”品牌。组建一支线下心理辅导志愿队,配有25名从事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对接线上业务、丰富活动内容、壮大专家志愿者服务队伍等方式,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为兴宁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和成长成才咨询服务,切实提升了“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的服务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接受心理咨询600人次,举行心理团辅活动57场,线下受益群众6800人,线上受益群众逾万人。
三、打造“N个事项”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1.建立N支队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处处有队伍、一队一特色”工作思路,建立市镇(街)两级特色志愿者队伍,共建成包括“青年突击队”“绿美广东青年志愿服务队”“河小青护河巡河志愿服务队”“乡村振兴行动志愿服务队”“‘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队伍”等志愿服务队60多支,组织带领广大志愿者在壮大实体经济、“百千万工程”、绿美兴宁生态建设、“创文”“创卫”“公益诉讼”等方面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兴宁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2.拓展N处阵地,倡导共治共建共享。积极挖掘和整合资源,联动基层各组织共同建立40个兴宁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青年之家”、2个兴宁市团代表联络站、9个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1个社区青少年宫,进一步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在径南镇“茶果飘香·醉美径南”乡村振兴示范带、水口镇“三江交汇·赤心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黄槐镇“人文宝地·油茶飘香”乡村振兴示范带里建设镇级青少年综合服务阵地示范点,将青少年综合服务阵地和“青春驿站”打造成为青少年身边的共青团和家门口的服务阵地。
3.提供N项服务,涵养精神文明力量。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组织带领广大志愿者在理论宣传、思想引领、文化文艺、助学助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服务、扶贫帮困、文明旅游、文明交通、乡村振兴、社会治安、禁毒反诈、安全教育、心理辅导、青年婚恋交友、关爱少年儿童、大型赛会等领域提供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同时,每年精心组织志愿者开展扶贫助学走访、平安春运、爱心护考、青春自护等活动,用爱心绘就城市最温暖的底色,进一步擦亮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至目前,全市累计实名注册志愿者达7.27万人,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410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7343项,贡献志愿服务超过207万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