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共青团兴宁市委员会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兴宁市人民政府网
今天是:
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图片新闻
改革进行时丨兴宁共青团四举措打造青年人才工作“新引擎”,为兴宁振兴发展凝聚青年力量
浏览次数:2794作者:来源: 团市委发布时间:2022-11-29 16:30

  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来,兴宁团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落实“青梅计划”有关人才政策要求,通过实施“摆擂台、立讲台、建平台、搭舞台”四大举措,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支持青年创新创造,深入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助推激发内生动力和振兴活力,为兴宁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1.jpg

  一、摆好奋斗擂台 强化团干队伍建设

  兴宁团市委坚持党建带团建,选好青年“领头雁”,配强基层团组织。

  至目前,兴宁市已全面完成镇、村两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产生新一届镇级团委委员成员185人;全市20个镇(街道)实现由党政班子成员兼任团委书记并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

  各镇(街)团(工)委书记平均年龄31.55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00%,团委副书记平均年龄29.3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00%,团委委员平均年龄31.8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75.14%,为做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和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2.jpg

  二、立好宣传讲台 吸引青年返兴留兴
  为吸引青年返兴留兴,兴宁团市委立好宣传讲台,策划推出《“青春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我为家乡代言遇见最美兴宁》系列视频6期,累计播放量突破45万次。
  同时,团市委组织召开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暨青年人才座谈会,推介兴宁,宣传兴宁人才、创业就业等方面政策。
  兴宁团市委充分运用线上新媒体矩阵,配合兴宁市人才驿站,同步推送兴宁市就业资讯、人才政策等信息,为有意愿回兴工作的青年提供实习、创业、就业等信息服务。
  兴宁团市委选拔24名优秀青年代表组建“青年讲师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人才政策宣讲48场,覆盖青年超过2500人次。开展了25期“青年大学习”,学习人数近45万人次,引导青年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
  为全力留住青年,兴宁团市委举办“工青妇搭鹊桥共建文明兴宁”2022年兴宁市青歌会交友联谊活动,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单身青年近百人,鼓励优秀单身青年在兴成家立业。
  开展“团企共建聚合力,青春赋能促发展”主题活动,精准服务企业青年,帮助企业链接资源,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3.jpg
  三、建好服务平台 服务青年健康成长

  兴宁团市委成立兴宁市返乡大学生临时团支部,充分发挥兴宁籍返乡大学生作用,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联络员,加强与全国高校兴宁籍大学生的沟通联系,定期开展大学生寒暑假兴宁行活动,引导大学生来兴就业创业。

  在径南镇“茶果飘香•醉美径南”乡村振兴示范带、水口镇“三江交汇•赤心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黄槐镇“人文宝地•油茶飘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镇级青少年综合服务阵地示范点,为青少年提供成长发展咨询、综合素质拓展、就业创业培训,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化交流项目招募,将青少年综合服务阵地和“青春驿站”建设成为青少年身边的共青团和家门口的服务平台。

  兴宁团市委还组织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挑战杯”“创青春”“市长杯”等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推动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孵化,宣传参与“振兴杯”等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广泛组织举办各类青年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能挑战活动,提升青年职业技能。

  通过“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不断拓宽青少年诉求表达渠道。大力建设兴宁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青年之家”,实现“青年之家”镇(街)全覆盖,为青年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辅导等帮助。设立兴宁市团代表联络站,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全市共168名市、县级团代表进驻,联系服务165个团组织,切实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职能,发挥重要作用。

  四、搭好成长舞台 引领青年快速成才
  兴宁共青团深化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十个一”行动和2022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70名高校学生到该市各镇开展2-3年的乡村振兴行动志愿服务,为助推兴宁振兴发展共同富裕奉献青春力量。

4.jpg

  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40名高校本科生到兴宁市的20所乡镇学校开展支教志愿服务,用支教的光束持续照亮农村学子的求学之路。实施“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为高校学生提供180个实习岗位,超额完成团省委下达任务。实施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计划,开发50个实习岗位供兴宁籍返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实施“圆梦计划”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发展工程,累计资助73名符合条件的新生代工人参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产业青年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实现“一天一元上大学”。